网络: | mayocliniclabs.com |
---|---|
电子邮件: | mcl@mayo.edu |
电话: | 800-533-1710 |
国际: | + 1 855-379-3115 |
值仅在打印当天有效。 |
肝豆状核变性确诊
在提交样本前建议进行铜蓝蛋白、血清铜和尿铜研究。测试包括下一代外显子1到21的测序和常见的撒丁岛启动子突变。桑格测序可用于确认检测到的变异。
看到Wilson病检测算法在特殊的指令。
威尔逊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身体无法排泄多余的铜引起。通常情况下,肝脏会将多余的铜释放到胆汁中。WD患者缺乏必要的酶来促进铜从肝脏到胆汁的清除。因此,铜首先在肝脏中积累,然后逐渐在其他器官中积累。大脑、肾脏、骨骼和角膜也会受到影响。在全球范围内,WD影响大约每3万人中就有1人,携带频率约为每90人中就有1人。
W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肝脏和神经系统。肝脏疾病变化很大,从肝肿大或其他类似病毒性肝炎的非特异性症状到严重的肝脏损害,如肝硬化。WD的神经症状包括精细运动协调不良、共济失调和吞咽困难。大约20%的WD患者有精神病学表现。一个典型的眼科发现是Kayser-Fleischer环。WD患者通常在生命的第一个或第二个十年开始表现出肝功能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如果不治疗,WD会导致肝功能衰竭,严重的脑损伤,甚至死亡。
在对WD进行初步评估时,建议进行各种实验室测试。在大约95%的病例中,血清铜蓝蛋白低于正常水平。此外,WD患者血清中铜含量降低,尿中铜含量升高,肝活检中铜含量显著升高。虽然肝活检不推荐作为WD的一线筛查试验,但它可以帮助解释不同的生化或分子结果。其他测试应在序列分析之前进行ATP7B基因,负责WD的基因。目前已经发现了300多种致病突变ATP7B基因。除H1069Q突变外,大多数突变是家族特异性的,该突变占北欧高加索人群中已确认的疾病等位基因的50%以上。
看到Wilson病检测算法参阅特别说明以了解更多信息。
将提供一份解释性报告。
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院(ACMG)的建议,对所有检测到的变异进行评估。(1)根据已知、预测或可能的致病性对变异进行分类,并报告解释性评论,详细说明它们的潜在或已知意义。
临床相关性:
一小部分携带或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WD)的个体可能存在该方法无法识别的突变(如基因组大缺失、启动子突变、深度内含子突变)。因此,没有突变并不排除阳性携带者状态或WD诊断的可能性。对于载波测试来说,首先要证明存在一个ATP7B受影响家庭成员的基因突变。
检测结果应结合临床表现、家族史和其他实验室数据进行解释。如果提供的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可能会导致对结果的误解。
技术的局限性: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鉴定出意义不明的DNA变异。
由于下一代测序的局限性,小的缺失和插入可能无法被检测到。如果仍然怀疑诊断,请致电800-533-1710与基因组实验室的分子遗传顾问联系,以获得有关后续检测选项的更多信息。
存在可能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的罕见多态性。如果获得的结果与临床结果不一致,则应考虑进行额外的检测。
评估工具:
多种硅质评价工具被用于帮助解释这些结果。这些工具定期更新;因此,对这些算法的更改可能导致对给定更改的不同预测。此外,这些工具用于确定致病性的可预测性目前尚未得到验证。
除非有报告或预测会引起疾病,否则不导致氨基酸替代的变异不会被报道。
Variants-Policy重新分类:
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院(ACMG)的建议,对所有检测到的变异进行评估。(1)根据已知、预测或可能的致病性对变异进行分类,并报告解释性评论,详细说明它们的潜在或已知意义。目前,实验室系统地审查检测和报告的可能的致病改变或意义不确定的变异还不是标准做法。实验室鼓励卫生保健提供者随时与实验室联系,以了解某一特定变体的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96例正常高加索标本中筛查良性多态性的存在ATP7B基因。从这些标本中选出的21个外显子经直接测序证实至少有一个多态性。一个正常的标本被发现是一种ATP7B突变(IVS11-2A > G)。五个已知的威尔逊病患者ATP7B突变序列的一致性为100%。
1.Richards S, Aziz N, Bale S,等:解释序列变异的标准和指南: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院和分子病理学协会的联合共识建议。Genet Med 2015 May;17(5):405-424
2.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临床实践指南:威尔逊氏病。国际肝病杂志2012年3月;56(3):671-685
3.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和治疗:最新进展。肝脏病学47 2008;(6):2089 - 2111
4.麦志明,林春华:威尔逊氏病诊断综述。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08;45(3):263-290
5.威尔逊氏病和其他神经铜障碍。Lancet Neurol 2015 Jan;14(1):103-113